r.png w.jpg j.png c.png s.png x.png wz.jpg yy.png sdjsb.png U020160203609996595816.jpg xwyxz.png U020160203615056483362.jpg dxs.png
赏·阅
字号调整: A- A A+
史铁生70余封书信首曝光,在他67岁诞辰之日读来满是怀念
2018-01-04 10:02:59艺绽
发布时间:2018-01-04 10:02:59 文章来源:艺绽 网络编辑:赵悦
【导语】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。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,在自己的“写作之夜”,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,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。

 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。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,在自己的“写作之夜”,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,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。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,表达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,他睿智的言辞,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。

  ——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组委会对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的授奖词

  今天是作家史铁生诞辰日,他生于1951年1月4日,2010年12月31日辞世,他如果活到现在该是67岁了。事实上,史铁生从未远去,他留下来的文字,充满了鲜活的生命气息,他对人生透彻的思考、对生死的不停追问、对文学写作的热切探究,在今天看来,从未过时。静静品读这些文字,那是一颗安静、强大的心灵与世界在对话、与宇宙在对话……  

  △ 1970年代末在地坛门口。张铁良/摄

  北京出版集团历时7年编纂的《史铁生全集》也于近日出版,这是作家远去后生者献上的最好纪念。其中,既收入有广为人知的《务虚笔记》《我的遥远的清平湾》《我与地坛》等各类小说、散文随笔,也有从未发表过的诗歌、书信、读书笔记与早期创作,还有《昼信基督夜信佛》等未竟稿以及颇具情趣的传神画作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全集收入新收集到的书信有70余封。

  这些书信,小编已一一读过,这是史铁生写给朋友、作家同行、家人、残疾朋友、中学生的,他对文学、对写作、对宗教、对社会现象,对友情、对爱情、对艺术、对音乐的思考,真挚、坦诚、深刻。

  1 谈孤独

  在下面这封信里,有史铁生对青春的回望,他对孤独、惶恐、纠结毫无遮拦地袒露了出来——

  

  △ 2006年史铁生在家中

  孤独不好,孤独意味着自我封闭和满足。孤独感却非坏事,它意味着希望敞开与沟通,是向往他者的动能。以我的经验看,想象力更强、艺术感觉更敏锐的人,青春期的孤独感尤其会强烈,原因是他对未来有着更丰富的描绘与期待。记得我在中学期间,孤独感也很强烈,但自己不知其名,社会与家人也多漠视,便只有忍耐。其实连忍耐也不意识,但确乎是有些惶然的心情无以诉说。但随着年龄增长,不知自何日始,却已不再恐慌。很可能是因为,渐渐了解了社会的本来面目,并有了应对经验——但这是次要的,根本是在于逐渐建立起了信念——无论是对自己所做之事,还是对生活本身。

  那时我还不像你,对学习有着足够的兴趣,只是被动地完成着功课。所以,课余常就不知该干什么。有时去去阅览室,胡乱翻翻而已。美术老师倒挺看重我,去了几回美术组,还得到夸奖,却不知为什么后来也就不去。见别人兴致勃勃地去了田径队、军乐队、话剧队……心中颇有向往,但也不主动参加。申请参加,似乎是件不大好意思的事,但也不愿承认是不好意思,可到底是因为什么也不深问。然而心里的烦恼还在,于是,更多时候便只在清华园里转转。若有几个同学一块儿转还好,只是自己时,便觉心中、周围,乃至阴云下或阳光里都是空空落落,于是很想回家。可真要回到家,又觉无聊,家人也不懂你,反为家人的无辜又添歉意。其实自己也弄不懂自己,虽终日似有所盼,但具体是什么也不清楚。

  到了“文革”,先是害怕(因为出身),后是逍遥(实为无所事事),心情依旧。同学都在读闲书,并津津乐道,我便也跟着读一些,但对经典还不理解,对历史或单纯的故事又没兴趣,觉得生活好生的没头没脑。

  那时我家住在林院(注:指北京林业大学),见院里一些跟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在打篮球,很想参加进去,但就是不敢跟人家说“也算我一个”,深恐自己技不如人(其实也未必),便只旁观。人家以为我不会,也就没人邀请我。没人邀请,看一会儿我就回家了。时间一长,就更加不敢申请加入,甚至到食堂去买饭我都发怵。我妈让我先去买好,等她下班来一起吃,我却捏着饭票在食堂门前转,等她来了再一块儿去买。真不知是为什么,现在也不知道,完全是一种莫名的恐惧。

  十六至十八岁,此状尤甚。记得我妈带着你妈——那时她才三四岁——到邻居家玩去了;喊我去,我也不去——可能是因为,觉得跟些妇女一块儿混很不体面。她们都以为我在读书,其实我是独自闲呆;在一间十几米的屋子里,一会儿坐,一会儿卧,一会儿想入非非,一会儿茫然张望窗外,仍不知这是怎么回事。烦恼,不过是后来的总结,当时也就那么稀里糊涂地过。

  现在回想,我的第一本能是好胡思乱想,常独自想些浪漫且缥缈的事,想罢,现实还是现实,按部就班地过着。对这状态最恰当的形容是:心性尚属蒙昧未开——既觉无聊,又不知那就叫无聊;既觉烦恼,又不知烦恼何由;既觉想象之事物的美好,又不知如何实现,甚至不知那是可能实现的。至于未来,则想也没想过。现在才懂,那就叫“成长的烦恼”。身体在长大,情感在长大,想象与思考的能力都在长大,但还没能大到——比如说像弈棋高手那样——一眼看出许多步去,所以就会觉得眼前迷茫,心中躁动。就好比一个问题出现了,却还不能解答;就好像种子发芽了,但还不知能长成什么树;或就像刚刚走出家门,不知外界的条条道路都是通向哪儿,以及跟陌生的人群怎样相处。——烦恼就是必然。如果只是棵树,也就容易,随遇而安呗。如果压根儿是块石头,大约也就无从烦恼,宇宙原本就是无边的寂寞。但是人,尤其还是个注重精神、富于想象的人,这世间便有了烦恼。人即烦恼——人出现了,才谈得上烦恼。佛家说“烦恼即菩提”,意思是:倘无烦恼,一切美好事物也就无从诞生。

  想象力越是丰富、理想越是远大的人,烦恼必定越要深重。这便证明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。现实注定是残缺的,理想注定是趋向完美。现实是常数,理想是变数。因而,没有冲突只能意味着没有理想,冲突越小意味着理想越低、越弱,冲突越强,说明理想越趋丰富、完美。善思考,多想象,是你的强项;问题是要摆清楚务虚与务实的位置,尤其要分清楚什么是你想做也能做的,什么是你想做却没有条件做的,什么是你不想做但必须得做的。只要处理得当,这——现实与理想的——冲突超强,创造力就超强。

  ……

  我能给你的建议只是:直面烦恼,认清孤独,而不是躲避它、拖延它。内心丰富的人,一生都要与之打交道;而对之过多的恐惧,只是青春期的特有现象。就像你,考试之前紧张,一进考场反倒镇静下来了。就像亚当、夏娃,刚出伊甸园,恐惧尤甚,一旦上路则别有洞天。要紧的是果敢地迈出第一步,对与错先都不管,自古就没有把一切都设计好再开步的事。记得有位大学问家说过这样的意思:别想把一切都弄清楚,再去走路。比如路上有很多障碍,将其清理到你能走过去就好,无须全部清除干净。鲁莽者要学会思考,善思者要克服的是犹豫。目的可求完美,举步之际则无须周全。就像潘多拉盒子,每一答案都包含更多疑问;走路也如是,一步之后方见更多条路。更多条路,又只能选其一条,又是不可能先把每条都探清后再决定走哪一条。永远都是这样,所以过程重于目的。当然,目的不可没有,但真正的目的在于人自身的完善。而完善,惟可于过程中求得。譬如《命若琴弦》。

  (摘自给侄儿小水的信,写于2007年10月18日)  

相关文档:
微信图片_20171018092617.jpg

北京日报新闻热线:65591515 北京晚报新闻热线:85202188 广告刊登(声明公告类):85201100 北京日报网热线:85202099

京ICP备16035741号 京新网备201000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440037号 北京晚报读者俱乐部服务热线:52175777

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。